短文网

短文/随笔/诗歌/散文/心情/作文/唐诗/宋词/故事/成语/日记/语录/哲理

一晃五十年

时针拨回到五十年前。1974年的4月20日,我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从学生变身为插队知青。那天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鸡叫三遍后,屋顶的瓦缝逐渐钻进亮光,该起床了。奶奶在烧稀饭,父亲在深山沟里的水库工地上没有回来,母亲要9点左右才能下班,我独自准备离家的行装。把棉被折成豆腐块,外面包上塑料薄膜,用崭新的背包带三横两竖捆好,再塞上一双旧解放鞋。一个搪瓷脸盆用网兜兜住,里面放着茶缸、毛巾、牙膏、牙刷,加上板刷、鞋刷,钢笔、墨水、笔记本等日常生活用品。一个草绿色挎包,装了毛选四卷合订本和几件旧衣服,再加一把雨伞,下乡的全部家当准备完毕。

我下放的地点在离县城40多里地的中村公社,5天前县知青办领导在城镇应届毕业生学习班上宣布的。对当农民,思想准备可谓充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是主席的号召;当时的政策也别无选择,除了独生子女外,下放是所有城镇户口的中学毕业生的唯一去向。虽说是城镇户口,但县城很小,没有城乡边际,我家住南门,出门就是农田,对农村不陌生。加上家里只有人均10元的经济收入,生活水平同农民差距也不大。在劳动方面从初中起就经受了多种磨练:上学时冒着瓢泼大雨采过春茶,顶着炎炎烈日割过早稻,披着皎洁月光给豆田喷药,踩着遍地银霜学农助秋收。在家里山边地角种过菜,十里之外砍过柴,分得清韭菜和麦苗,肩能挑手也能提,就是不会烧饭洗衣。我们同学中的大部分人不惧怕下放,当高中毕业半年后还没有消息时,曾联名写信给县委,并找到分管常委,要求尽早批准我们插队落户,此信还在县广播站播出。我和几位同学还曾自己跑到公社,大队联系,要求接受我们提前插队落户,只是他们表示要听从县里统一安排里没成行。这一天终于是等到了。

吃过早饭,伴着隐约传来的鞭炮锣鼓声,我背着背包和挎包,提着网兜,独自出发了。按要求先到家长的所在单位或上级单位集中,由单位送到车站。我父母的上级单位是饮食服务公司,在那儿和其他知青一道戴上大红花,在单位代表敲锣打鼓、鸣放鞭炮的护送下,来到位于南门的汽车站。小山城很快就沸腾起来,送子女送同学送朋友送邻居的,还有不少看热闹的,将车站挤得水泄不通。回想毕业后熬过的9个月等待,虽心存忐忑,但已不那么激动。

上午8点左右,披红挂花的知青专车在鞭炮和锣鼓声中离开县城。到三叉路口,两辆专车沿205国道分走南北两个方向,我们的车一路向北。这次下放中村公社的共20名知青,有部分家长随车送行,将一辆大客车挤得满满当当。当客车停靠在中村公社所在地张村大队时,公社党委书记、副书记等领导领着部分大队干部和老知青代表把我们接到公社。在公社礼堂里召开了欢迎大会,全体知青和树范、新建两个大队的大队干部和部分社员代表以及60年代下放的老知青代表参加了会议。汪祚尧书记致欢迎词,汪忆勤代表知青发了言。党委委员张丁富宣布了插队名单。20名知青分别安置在树范大队和新建大队,其中树范大队12名,新建大队8名,我落户在新建大队第二生产队。

参会人员共进午餐后,老天骤然变脸,大雨如注,但这挡不住我们要走的路。支书方国鸿带着大队和生产队干部,戴着笠帽,披着蓑衣,挑着行李,说着我一句也听不懂的新安江方言,把我们接到了大队,安排住进两位生产队长的家里,一家四个,男女各半。我的房东是二队队长方树炎,他腾出了一半的住房,两个女知青住楼上,我和另一个男知青住楼下左侧房间。晚上大队召开欢迎会,拿出自己种的茶和花生招待我们。支书介绍了新建大队的基本情况:新安江建水库时响应号召从淳安移来开化,现有200多人口,分成两个小队,一个林牧场,共有200多亩田和地,基本上没有山林,只有茶叶和蚕桑等少量特产。

伴着风和雨,全新的生活开始了。

2024年4月20日

随机推荐:
笔记本 鼠标 有线 ipadair1保护套 夏季超薄文胸 航拍无人机飞行器 儿童双人电动汽车 夏季女透气运动跑步鞋 智能变焦老花镜 高清 美白胶囊 全网通4g手机 头箍女 韩国 甜美 儿童打底裤女夏薄款 油锯 伐木锯 干发帽 超强吸水 福来轮 无人机 儿童 枕芯一对 家用 颈椎 vivoz5x高配版 aj官方 接线板 waitmore羊绒大衣双面 更多精选文章>>>

本站由EMLOG强力驱动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本站纯公益性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